帕金森病是一种典型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以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四大运动症状为主,除此之外,非运动症状也不可忽视。近年来,精神障碍作为非运动症状之一,也越来越被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神经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很常见的,有超过60%的患者有一个或更多的精神症状。最常见的为抑郁,报告显示有40%到5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抑郁或抑郁状态。除了抑郁,患者也有精神病、冲动控制障碍、躁狂和睡眠障碍。随着PD患者寿命延长,神经精神症状出现率越来越高。研究发现,神经精神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可能超过运动症状本身。
这部分帕友的精神症状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帕金森疾病本身与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副作用。这当中主要涉及到神经递质水平-多巴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使用多巴胺、胆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他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状态,无疑是一个挑战,一是帕金森病症状和精神症状的加剧或恶化,二是治疗疾病的药物之间药物相互作用,使得同时治疗这两个疾病非常困难。因此,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精神症状,需要这两个疾病都给予适当的处理。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面对“烦不胜烦”的药物副作用,帕友可以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外科手术通过对相对亢进的乙酰胆碱进行抑制,恢复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神经系统平衡。一方面能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另一方面帕友术后服药量明显低于术前,仅为术前的1/3,可以进一步减轻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目前,我院脑科中心所使用的帕金森病外科手术为第五代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脑立体定向手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神经影像学技术及神经解剖学技术融合,在大脑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精确定位患者脑内病变或需要治疗的位置(即靶点),然后利用微创手术对靶点进行治疗。
脑立体定向技术历经多年发展,1995年以前,第一代脑立体定向技术以拍X光片行手工计算定位;1995年~2000年,第二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大部分采用CT手工定位;2000年~2005年间,第三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大部分采用核磁共振定位;2005年到现在,第四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大部分采用CT/MRI定位。目前,我院脑科中心目前所使用的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则是采用MRI+CT+DTI融合定位,将综合误差从以往的3~10mm缩减至1mm左右,大大提高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