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早期一般多采用药物治疗,但随着疾病进展,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会产生耐药性、药物疗效逐渐下降,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等异常。
有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与帕金森病搏斗了几年以后,左旋多巴类药物起效时间越来越短,甚至在每天宝贵的药物起效时间里,出现奇怪的“乱动”或者抽搐疼痛,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这就是“异动症”——一种舞蹈样、手足徐动样或简单重复的不自主动作。
一、令帕友们很无奈的异动现象到底是什么呢?
异动症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服用多巴胺制剂(主要是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的一种不能控制的异常动作。患者从不能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原有的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控制的乱动比如吐舌、歪嘴皱眉、甩手跺脚、扭头摆腰甚至全身呈舞蹈样动作,非常痛苦。
帕友曾如此描述自己异动时的体验:清醒时候肢体出现非自主的肢体剧烈运动,而大脑完全失去控制。这种现象有时会持续数小时,精疲力竭。
在病程超过15年的帕金森病患者中,94%患有异动症,12%的患者认为异动症情况非常严重,该症状使自己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二、影响异动的可能因素
(1)早发型(起病年龄<59岁)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后出现异动症的风险较高,且异动症状往往在疾病早期就出现。53%的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左旋多巴治疗5年内即可出现异动症。
(2)和性别有关,女性的异动症发生率较男性要高,可能与女性体内多巴胺受体基因DRD2的表达高于男性有关。另外,女性平均体重较男性低,服药后体内左旋多巴的浓度与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比男性高。因此,女性异动症的发生风险较男性高也可能与其体重以及药代动力学差异相关。
(3)遗传因素:临床上有些患者即使长时间应用大剂量的左旋多巴,也不会出现任何运动并发症。已知多巴胺D2受体的某些特殊基因多态性可减少异动症的发生。
有的DBS手术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的异动症状。因此DBS程控参数的调节辅以口服药物的调整对于DBS术后患者至关重要,一定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症状进行深入的观察后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异动症等DBS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
三、异动症的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患者的异动症状可为舞蹈样、刻板样运动以及肌张力障碍。症状主要累及躯干和四肢或头面部。常见有以下三种临床类型:
(1)峰剂量的异动症或肌张力失常是异动症最常见的形式。处理:可换用缓释剂型或降低左旋多巴的剂量和增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加用COMT抑制剂,停用MAO-B抑制剂。用少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如舒必利或氯氮平)可控制剂峰期的异动症。
(2)关期异动症或肌张力失常。在每剂左旋多巴疗效消退时出现,以腿、足痉挛较多见。对在白天出现者可用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协良行、克瑞帕)效果较好;对出现痛性痉挛者,可试用脊舒(力奥来素),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对局部的痛性痉挛可以局部注射肉毒素来缓解。
(3)双相异动症,上述两种异动症在同一患者中出现,比较难处理。可以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非典型的左旋多巴相关的肌张力障碍并发症可见于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晚期。下图病例中出现的弗朗明戈舞蹈姿势,表现为肩外展和屈肘,最初仅累及单侧肢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考虑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电刺激治疗(即DBS手术或热凝阻滞治疗)。
图 1「关期」异动症 A 和 B 分别为上述两位患者,发作时均表现为肩外展和屈肘,图 C 为经典的弗朗明戈舞蹈(西班牙舞蹈)姿势
四、如何预防和处理异动症
一旦出现异动症,临床处理很麻烦,最好的办法当然推迟其发生,目前早期预防策略主要为起始治疗使用多巴胺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CALM-PD研究证实:与左旋多巴起始治疗相比,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起始治疗可以延迟和减少异动症的发生。
其次,要科学规范地用药,临床上有些患者却忽视这点,不去医院由专业医生对其病情进行判断调药,擅自调整剂量和换药。服药时间不规律,不管用药间隔时间、用药剂量,只要自己状态好就行。这也是导致异动症出现的比较常见原因。
如出现异动症,要及时咨询您的专科医生。一般来说,医生根据不同的类型可能会考虑以下治疗方案:
(1)减少每次复方左旋多巴的剂量;
(2)或减量复方左旋多巴,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加用COMT抑制剂;
(3)加用金刚烷胺;
(4)严重的话,考虑手术治疗。